天书横星河,突显人世间。
金色的天文写的是:
[告临凡者赦令!]
[十日之内,于浩然仙境受降,凡临凡者,愿主动归降者,往日恩怨一笔勾销,不予追究。]
[十日之后,不降者,天涯海角,不死不休。]
[过期不候,诸君甚思!]
耳畔话音,重复播报,与金色天文中的内容,一般无二。
人间至此,知晓一切。
显然。
这些仙人来自浩然仙境,而这些天文,亦非是写给浩然众生看的,而是给一群叫临凡者的家伙。
昔日天上,远到而来的敌人。
人间王朝,君王慎重,凝视长空,熠熠生辉的金文,浩瀚无垠的星河,还有灰蒙蒙的夜...
“人间...怕是又要不太平了,千年史书安澜,恐一去不返啊!”
繁华街巷,游人观天,举杯踌躇,“所以,那日所见,并非吉兆....”
俗世山野,渔夫撑船,樵夫下山,农夫老汉,坐在田间地头,抽着旱烟。
一如往常。
生死无关。
但求活着,天上的事情,干凡人什么事情,他们只要活着就行,谁做皇帝,谁当这片苍穹的主人,他们认为都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有稚童赞许。
金文好看,真的很亮。
有老人家嘀咕。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亦有文人提笔,书下佳句,自有武夫向往,满眼赤诚。
他们知道了,天上来了一群仙人,叫做临凡者,也知道了近日来的那些动静,就是浩然仙境里的仙人和天上的仙人在打架。
同样。
也看到了胜负。
浩然仙境的这一道赦令,就是给临凡者最后的通牒,降者生,抗者亡。
仅此而已。
自家本土的仙人,这般硬气,他们谈不上欣喜若狂,却绝对也不会因此难过就对了。
这算是一件好事。
千年时光,如云烟过往,知晓浩然仙境者极多,十州八荒,每一个王朝,史书中都记载着一位先生。
名曰忘忧。
先生救世,执剑问天的故事,更是在人间山野,茶楼酒肆,繁华闹巷,多有流传,早已家喻户晓。
只是对于人间来讲,一千年,那是数百代人的花谢花开,故事传着传着,也就真成了故事了。
有人深信不疑,引经据典。
有人将信将疑,不问证据。
有人凝团满腹,试问天下何人见过?只不过是一个故事罢了,杜撰而来,听听罢了...
可却也都知道。
人间有仙,住在天的东边,而那片浩然仙境,正是这位忘忧先生,一手建立。
先生护人间。
先生的浩然仙境,亦护着人间,得了千年太平,今纷争再起,乱世之局,凡间世俗帮不上忙,也入不了局。
无所谓谁输谁赢。
却也希望,赢的能是浩然。
频频瞻仰神迹,见浩然仙境这般霸气,人间多处,旧事重提,多有一些文人雅士,满腹经纶,现身人前,手舞折扇,对浩然仙境,歌功颂德,对忘忧先生,赞不绝口。
讲的慷慨激昂.
听的津津有味。
不时品头论足,亦有探讨声声。
“原来先生这么牛逼啊。”
“一言以定天下事,我以为是那说书的老登吹牛逼呢。”
“我听爷爷讲过,说忘忧先生,当年去西海打仗了,打了好久呢。”
“史书记载,千年之前,咱们剑州百家林立,到处都是名山大川,仙人多了去了,后来,是忘忧先生,把所有仙人都带到了浩然仙境里,至此,不许仙人在人间霍乱...”
“稀奇,浩然仙境年年有仙人入世收徒,这事也就你们不知道罢了。”
“孩子啊,看到没,忘忧先生读书读出个仙人,你也要好好读书啊...”
与浩然仙境,凡世俗流不同,暗处一双双别样的眼睛和一道道潜藏的身影,正在悄悄的注视着这一切。
情绪复杂。
各有不同。
有人动了心思,一脸慎重。
有人尽是不屑,满眼讥讽。
还有的怒火中烧,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