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贼子杀来了(1 / 2)

李桢手一挥,百余亲兵便簇拥上来。他发号施令,携易逐云与南必登上了望台。

正观望间,忽见三支响箭划破天际,忒木台率骑兵冲杀而来,连那九曲木桥也跟着震颤不止。

李桢挥动令旗,营中顿时鼓声如雷。

嵬名承烈紧盯对方军旗过了桥头,蓦地大喝一声:“放!”

但听巨响震天,桥柱被炸断,桥面塌了半边。十二架床弩同时发威,冲在前头的骑兵连人带马,纷纷坠入池塘。

桥西三百弓箭手弓弦响处,蒙古掌旗官应声落马,军旗随之倒下。

正此时,又是一阵尖锐哨声——乃野利氏吹响了哨子,伏兵登时翻上桥面,左手举盾如墙,右手短刀乱砍,双方绞杀在一起,喊杀声此起彼伏。

大营中,士兵们或持弓弩,或握刀盾,或挺长枪,正井然有序地集结列队。

南必见蒙古骑兵因冒进吃了大亏,含笑道:“李将军,看来你早有预谋啊。”

李桢神情肃然,抱拳道:“王妃折煞末将了!末将向来对大蒙古国忠心不二,岂知这些叛军竟敢冲击大营?末将定当拼尽全力,护王妃周全,平定叛乱!”

南必轻笑道:“好了,你且专心指挥战事,莫因本宫一言分了心神。”

李桢作诚惶诚恐之态,目光在大营中仔细巡睃。他深知蒙古人凶残暴虐,先前自己被俘时,本以为必死无疑,却不想忽必烈后宫生变,王妃王后暗斗不休,又遭易逐云以武力胁迫,不得不从。况且汉军大营不远处,便有蒙古骑兵营虎视眈眈。他身为一方主将,虽受重用,但也早留了保命的后招,是以方能这般从容应对。

当下再次挥动令旗,望楼上鼓声层层传了出去。不多时,西岸突然浓烟滚滚——想是王顺率人烧了敌军粮草。

俄顷,又一声闷响如雷,水闸竟被炸药炸开,洪流裹着断木,冲向蒙古骑兵营地。

蒙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许多人刚翻身上马,便被洪流冲倒。

忒木台见状,方知李桢早有准备,又惊又怒,挥鞭大吼:“后退!后退!举盾!举盾!”

落马蒙古兵刚结成盾阵,便听得喊杀声震天,汉军如潮水般层层压上,双方箭矢往来如飞。蒙古兵弓弦被水浸湿,反击乏力,竟死伤无数。

李桢亲自夺过兵丁手中鼓槌,奋力击鼓。他麾下这些河西健儿,平日里地位低于蒙古兵,常遭欺压凌辱,此刻皆知若不杀尽敌军,便是必死,是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直杀得血流漂橹。

两方正自厮杀,汉军大营后方忽响起雷鸣般马蹄声,但见一群番僧策马在前,数骑簇拥为首者,其后怯薛军密密麻麻。

“大帅!背后有敌兵杀来!”

嵬名承烈的呼喊几乎被杀声吞没。

李桢放下鼓槌,望见远处黑旗招展,大队蒙军已逼近大营。

正自心惊,只听察必王后高声喊道:“李将军!本宫知晓你乃被胁迫,实是无辜!你若即刻罢兵,本宫担保你家人平安无事,仍让你做这万夫长!”

察必喊罢,乌金又以深厚内力重复一遍,这一回,声浪竟压过杀声,清晰传入众人耳中。

便在此时,妇孺哭喊声此起彼伏,都喊着李桢投降罢兵。只听一孩童哭叫:“爹爹,救我!救娘亲——”

乃是李桢在内城的家人声音,显然都被察必给擒住了。

李桢听得,心头剧痛,面色凝重。

南必急道:“李将军,莫中了王后诡计!你此时若罢兵,连自家性命也难保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道理,李桢如何不懂?只是夫妻父子之情,难不动容。但为将者统率千军,若不练就铁石般的心肠,又怎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易逐云略一沉吟,低声提醒:“李将军,王后也有儿子,她若战败被擒,我军断不会伤她孩儿。同理,她岂会加害你妻儿?”

南必忙附和:“无忧所言极是!”

李桢经二人点醒,顿觉有理,便喝令士兵结阵,向栅栏处缓缓推进。

只见一队怯薛军纵马近前,向营中攒射,箭雨掩护下,后续几队骑兵已杀入营内。汉军亦引弓还击,双方短兵相接,杀作一团。

两下正自恶战,大营左首处忽然被冲破,数十骑如利剑般直取了望台,箭矢标枪破空而来,营中顿时大乱。

李桢一时慌了手脚,易逐云却不慌不忙,拔出大枪舞成银盘,将飞射而来的兵器尽皆格开,沉声道:

“李将军但管指挥,勿需分神!”

话毕,那数十骑已冲至台下数丈开外。为首之人勒住坐骑,与易逐云四目相对,二人皆是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