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等到时期过去,矿工基本上要退出技术人才岗列,国内的可能都要全用外籍对待,更别提国外的矿物培养,本地的矿工是需要的。
另一方面,也是百年之后的一道后手吧,百年之后,帝国通过全球续进之后,估计要退出全球化殖民和战略体制。各国要重新建立,到时候各国的技术人才面临断代培养体制,需要培养自己的人,给他们留一道深路吧。本质上,全球殖民和吸血敌国进入近代化革命的特殊时期,是需要给后来人赎罪和补偿的。(帝国内部资料。百年后公开解密。赵宇手写)
这个沉重的话题谈完之后,赵宇又开始问道:"你们现在的生活过的怎么样?"一个散户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俺们其实目前还在编内,只不过工资嘛,可能差一点,所以只能干些外活,不过单位领导也都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待遇和福利,我们还能够享受,只不过我们呢,想给后代谋条福路。我儿子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读书还要花钱呢?"
另一个散户开口说道:"我儿子可是考上了国立呀,那是咱帝国最顶尖的学府,以后出来之后前途无量,所以我就想着跑一跑,给他挣一些钱,让他的日子尽量好过一些。"
帝国财政体系。虽然近些年来有些好转,但基层架构单位的设立增多,在职在编公务员猛增说是涨薪,实际上是把一些福利性待遇折射了,比如说以前会有什么薪柴呐?(当官是发柴火的,毕竟以前生火做饭烧水都需要有柴火,)夏敬和冬季,之类的相关待遇折算成钱财,同时加强了福利待遇以及两条霸王条款和漏洞性的贪腐通道,日子才好过一些。
就闲聊了一阵之后,几名矿工对现在的生活都非常满意,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贩子拐卖,转着转着转到一个土财主名下,土财主的地盘范围内刚好有家,铁矿就把这些少年拉过去采矿,就别指望什么设备了,要不是因为采矿是体力活,需要营养,连饭都不会提供到现在吃的饱穿的暖,并且后代也有了路。
赵宇开口问道:"东辽地区的供销社体系被一窝端了,你们的基础生活有什么影响吗?"一名矿工挠了挠头,开口说道:"供销社主要是辐射乡村和农场,俺们是企业的,住的是集中宿舍,宿舍类有便民服务中心,生活上不会有影响,而且现在供销社体系崩了,我们偶尔会去商行兼差当货郎去乡村和农庄。一般情况下,除了盐,这种物质是能卖出去的,其他的能卖出去的很少酒啊,白糖啊,价格虽然打下来了,但是还属于小奢,只是偶尔过年的时候和一些庆祝的时候,可能会家家户户凑着买一点,主要影响其实不大吧 。我们县近几年发展的比较好,所以这种小奢物品卖出去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1点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收入的粮食的话,基本上是直接跑到县里的粮行来卖,或者是有些农庄就已经开始有制设的食品加工做法,有粮食公司或者是食品生产公司自己来进行收购,虽然违反政策,但是浮动性比较大吧?情况下应该是不影响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