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的一番话,顿时让李隆基梦回当年。
想当初,他还年轻的时候,朝廷乱得就像一锅粥一样,先有韦皇后想要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后又有太平公主想要阴谋夺位。
而每一次都是高力士协助他力挽狂澜,诛杀一个个叛逆,最终辅佐他登上大位,成就帝王伟业。
可以说,如果没有高力士,那么就没有他李隆基的今天。
如今时过境迁,无论是他还是高力士,都已经变得垂垂老矣,不但武力值已经彻底跟不上,就连警惕性也变得差了太多太多。
试问,如果他们都还年轻,又怎么可能会让安禄山那个死胖子搞出这么多的事来?
可惜啊,人不服老是不行的,也许年轻时的高力士真的能够带兵把安禄山捉回来,但现如今的高力士,恐怕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陛下,老奴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能够提的动大刀,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老奴势必整顿军马,把那些叛军杀得落花流水!”
高力士此时还真有些来劲了,他这一生几乎都是在杀戮中走过来的,李隆基想杀的不想杀的,他全都帮着对方杀掉了,就没有他不敢杀的!
别看他只是一个宦官,但真要比起来的话,他自认比大多数的男人都有种!
“哎,如果我大唐的男儿都像是力士你这般英勇无畏,又何愁叛军不灭啊?”
看着高力士一脸无所畏惧的神情,李隆基顿时被深深地触动,亲自起身把跪在地上的高力士扶了起来,一脸的欣慰之色。
如今的大唐就是多了太多阳奉阴违的叛逆之辈,这才导致国将不国,如果每个臣子都能像高力士这般忠心不二,那么朝廷必然会永保太平,绵延万世!
“陛下…………”
高力士顺着李隆基的搀扶起身,脸上的神情突然变得异常悲戚,显然也是想到了他和李隆基这璀璨的一生,如今竟然落得如此凄凉。
“好了好了,别说了,坐下来陪朕休息一会儿,难得有个能躺平的地方,朕是真的有些累了啊!”
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高力士无需多言,因为他都懂,毕竟,那是他们并肩走过的来时路,一切尽在不言中。
高力士这时也不再多言,其实到了他现在这个年纪,有很多事情都已经看得很平淡了,如果不是为了自保,他甚至懒得再去搞那些尔虞我诈之事。
不过不管他搞什么小动作,他都敢发誓自己绝对不会对不起李隆基,这是他作为臣子最基本的底线。
……………
“哎,这对老伙计倒是着实让人有些感动啊,尤其是这位高总管,做宦官能够做到他这种地步,当真是值得敬佩。”
驿馆外围,姜浩把李隆基和高力士的对话全都听在耳朵里,心下也是感慨颇多。
据他所知,高力士在李隆基这一生当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李隆基的历次夺权过程,全都有高力士参与其中。
纵观华夏古代的诸多宦官里面,能够比得上高力士的真的没几个。
尤其是高力士的不离不弃,更是堪称忠诚的代表,试问,如果高力士背叛了李隆基,那么后者的皇位,恐怕就算是做梦也拿不到手吧!
“你们老哥俩继续感慨伤怀吧,估计用不了多久,你们就没心情聊这些了。”
摇头一叹,他将笼罩二人的神识收回,然后把主要的精力都转移到了另一边,那里,大将军陈玄礼正在跟太子的亲信之人在密室里进行着秘密对话。
“大将军,殿下让奴才告诉您,他已经准备好了,并且为大将军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就待大将军从旁辅助,一举成就大事。”
太子的亲信是一个年轻人,脸上就差写着精明两个字了,一看就是比较能干的主。
“哦?殿下竟然想到了借口?还请小兄弟明示,在下洗耳恭听。”
听到太子亲信之言,陈玄礼不由得挑了挑眉毛,随后略带好奇地问道。
他自己已经想了好几个主意,但都感觉不怎么成熟,主要是没什么说服力,而且缺乏合理性,更缺乏爆点,不太容易引起共鸣。
如果太子那边能够想到好的借口,他当然乐得用现成的。
“是这样的,殿下手底下有几个吐蕃幕僚,殿下会让他们穿上吐蕃人的传统服饰去找某人,届时大将军就可以用某人勾结吐蕃意图谋反为借口,直接将其击杀,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太子亲信也不隐瞒,这便把太子交代他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没有任何的遗漏。
“吐蕃国之人?这这这……………殿下帐下居然还会有吐蕃人?!”
听到太子亲信的讲述,陈玄礼的目光闪了闪,随后有些谨慎地问道。
如今大唐四面楚歌,原本被大唐征服的吐蕃可是跳脱得很,眼下的大唐边境,已经有很多地方都被吐蕃给占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