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通知了中山岛总督区的蔡子民,街上明里暗里都有大量的保护措施。
这可是皇长子,未来大夏帝国的继承人,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好的,谢谢师叔祖!”
冯衍华毕竟才十岁,少年心性,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哇,这个好吃……”
“咦,这个是什么?……”
“哈哈,他们穿的是木头鞋子吗?他们为什么把头发剃得这么恶心……,她们衣服后面为什么背个枕头……”
不同的问题,出现在他的嘴里,让赵泰来应接不暇。
特别是看到倭国人之后,对他们的服饰爆发出鄙夷之色。
他们在此地;
停留了数日,在冯衍华将这座建设十多年的城市游览个遍之后;
才启程继续出发。
下一站,将是长江口的上海县。
然后顺着长江而上,先到南昌游览滕王阁,再到岳阳楼等等;
应冯衍华的强烈要求,特意到湖南湘潭的时候游览左宗棠家;
“这就是母亲长大的地方吗……”
“这应该就是她曾经病卧的床榻……”
“这里是母亲看书的地方……”
他抚摸着曾经母亲居住过的环境,想象着小时候母亲受到疾病困扰,是如何顽强抵抗的。
小时候;
左孝琪就给他讲过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病痛的折磨让她性格之中充满坚毅、韧性;
由此;
也遗传给了冯衍华,小小年纪,已经初具父亲、母亲多种性格优点。
然后再启程;
经襄阳、南阳、洛阳、长安、兰州,再过河西走廊至北庭迪化州迪化城(乌鲁木齐)。
“衍华,探子来报,前面有一支军队,打着清廷的旗帜;想来应该是左大人迎接你的队伍。”
“呼!”
冯衍华长舒一口气,这一路走来,走走停停,好几个月。
游览半个中国。
诗书中的东西,实地看了个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我们终于是到了,加急赶路吧,让外公来迎接我,真是惭愧。”
半日之后;
两支队伍终于是碰面,冯衍华看到当面一个老者骑在马上。
他知道,那就是外公。
外公的照片他是见过的,不过真人似乎比照片要消瘦很多。
“孙儿衍华,见过外祖父,劳您迎接,孙儿惭愧!”
冯衍华快步走上去,对左宗棠行礼。
左宗棠跨下马来,生受了这一礼之后,扶起冯衍华的胳膊。
“好、好、好!”
他大叫三个好字后,拍了拍外孙的肩膀、捏捏胳膊,夸奖道:
“身体很健壮,长的很像你母亲!”
左宗棠从小就对自己的二女儿很怜惜;
二女儿最聪慧却被疾病缠身,本以为会夭折而白发人送黑发人。
没想到会有如今的际遇,成为一国之后。
还有眼前这小小年纪就有英武之气的外孙。
“外公您似乎比母亲描述的要消瘦很多,母亲让孙儿带她向您问安。”
“安,外祖父好的很!”许是隔代亲,左宗棠很兴奋,拉着冯衍华向着迪化城走去。
“走,我给你准备了北庭烤羊肉,尝尝草原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