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胡话(2 / 2)

老李头不喜欢这沉默的气氛,于是便笑着转移话题说道:“这群工匠干活挺麻利,估计再有三五天,这前堂就能住人了。”

“到时候再把后院一拆,建两层阁楼小屋,嘿,新房新生活。”

听见老李头提起新的济世堂,几人脸上总算是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借机闲聊了一阵。

没过多久,邱掌柜起身告辞离开。

老李头也歇够了,便重新回到前堂监督工匠们干活。

后院又只剩下了林牧和老孟两人。

“咱们都老了啊!”老孟看了一眼林牧下巴上的胡须,下意识感慨出声。

结果却惹来林牧的一阵白眼,不悦反驳道:“别瞎说啊,我才二十多岁,还年轻着呢!”

“你是人不老心老。”老孟呵呵一笑,解释道:“我看着现在的你,感觉就好像看见了你五十年后的模样。”

“那不是挺好的吗?每天喝喝茶,聊聊天。”

“是挺好。”老孟点点头,心中难免有些伤感。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老李头,恐怕就连自己,也已经不在了吧。

想他曾经闯荡江湖当杀手的时候,从未害怕过死亡。

但是现在,老孟想多活几年,多陪陪韩蕊儿和孟淮。

这一刻,他忽然理解了以前的莫平生,为何会变得唯唯诺诺,失去了剑客的锐气。

他是担心自己出事之后,无人照顾女儿吧。

与此同时,莫平生已经来到了代郡。

连日奔波赶路,让他浑身疲惫。

尤其是路上遇到的那些飞虫,更是骚扰的他不厌其烦。

“北疆的虫子怎么这么多?”

“这要是到了岭河江边,那还得了?”

莫平生随口吐出飞进嘴里的虫豸,暗自抱怨。

殊不知此刻的江南,早已是蝗虫遍地,将野外啃得连根杂草都不剩。

但无论如何,他都要尽快过河。

在从燕郡到代郡的路上,莫平生看见了许多正在运输粮草军械的将士,心中猜测李洵或许会借此机会,对岭河南岸用兵。

到了那时,再想渡河可就不容易了。

“还有陈斌的父母,我也得顺路把他们带去长安。”

“不然一旦打起来,他们这等船夫恐有危险。”

莫平生眉头微微皱起,在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行程和计划。

尽管他并不懂带兵打仗,却也知道渡船对大军的重要性。

而事实上也正如莫平生所料,一封征用岭河北岸全部渡船的军令,此刻刚好从燕阳城发出。

要不了多少时日,就会送达岭河北岸的军营。

积蓄了一年之久的北疆大军,终于在李洵的一封封将令之下,露出了锋芒,随时准备着打过岭河,南下直逼长安。

而北疆先锋军,便是由顾兴亲自统率的三万朔方军。

同时也是整个燕郡,最为精锐的将士。

“岭南城,我势在必得!”

站在岭北城的城头,顾兴双拳紧握,眼神中战意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