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崇祯: 这藩,今天朕是削定了!(2 / 2)

只见紫禁城内,四处皆是身披重甲的将士,他们身形魁梧,身高八尺有余,一个个壮硕如熊,周身散发着腾腾杀气,仿佛从地狱而来的修罗。

这些藩王大多从未踏入过皇宫,看到眼前这森严的景象,让他们误以为皇宫平日里便是如此,顿时被吓得心惊胆战。

但其实并非如此,往日里皇宫可没这么多披甲的将士,这些披甲的将士都是朱慈烺特意从藤骧五卫调来的精锐兵马,目的就是要给这些藩王一个下马威,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这一招果然奏效,除了唐王朱聿键神色如常之外,其余藩王皆被吓得脸色苍白。

不少人脚步都微微发颤,仿若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

很快,藩王们来到了太华殿外等候。

不多时,李若琏匆匆走进太华殿,向崇祯与朱慈烺禀报道:

“启禀陛下、太子,藩王们已到,正在殿外等候接见。”

崇祯微微点头,沉声道:

“传他们进来。”

随着这一声令下,数十位藩王依次步入太华殿。

此时殿内宽敞明亮,金碧辉煌,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藩王们神色各异,有的脸色灰白如纸,尽显惶恐,仿佛即将被宰杀的羔羊。

有的神色慌张,眼神游移不定,犹如做贼心虚的小偷。

也有的神情自若,似乎并没有被眼前这一幕给吓到。

待他们看清殿上高坐的崇祯与朱慈烺时,纷纷“扑通”一声跪地,俯首高呼道: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按常理,这些藩王与朱慈烺身份地位相当,本无需行此大礼,但此刻局势特殊,他们心中惶恐,想着多磕头或许能为自己换来些许保障,故而也顾不得许多礼数了。

再者说了,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多磕点头总是没错的!

崇祯静静地注视着下方跪地的藩王,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若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让人无法捉摸其中的想法。

过了许久,崇祯才缓缓开口:

“都起来吧。”

藩王们听到这话,这才纷纷起身,然后一个个垂手站立,不敢有丝毫马虎。

以往在他们各自的封地上,他们就是真正的土皇帝,可到了这皇宫之内、到了崇祯面前,他们就只能是温顺的羔羊了。

崇祯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你们当中,有许多人朕并不相识,各自报上名来。”

于是,藩王们依次上前,开始自报家门。

“臣是秦王朱存极。”

“臣是肃王朱识鋐。”

“臣是晋王朱求桂。”

“臣是代王朱传。”

“臣是桂王朱由榔。”

声音此起彼伏,在殿内回荡,带着各自的忐忑与不安。

朱慈烺对其他藩王都没什么兴趣,只是对那位桂王朱由榔多看了两眼。

毕竟这位在明朝的历史上也算是有些名气,而且是南明最后一位称帝的皇帝,也就是永历帝。

不过当然,伴随着朱慈烺穿越而来,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待藩王们自报家门完毕,崇祯微微颔首,接着说道:

“想必你们已清楚朕传你们进京的缘由,李自成、张献忠在河南、山西等地大肆屠戮我大明宗室藩王,死在他们手中的宗室子弟不下万人之数。”

“李自成、张建忠不仅是我大明的逆贼,更是我大明宗室的公敌,所以,朕决定组建大明朱家军,用以抗击这些贼寇。”

藩王们对此事早已知晓,因此闻言之后纷纷拱手应道:

“陛下圣明。”

此时的他们,深知局势严峻,哪敢有丝毫异议,就连声音中也带着一丝敬畏与顺从。

然而下一秒,崇祯突然话锋一转,冷冷说道:

“除了此事,朕今天还有一件事情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你们也都清楚,如今大明国库空虚,已难以负担宗室的庞大开销,你们说说,该如何解决大明宗室的问题”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众藩王心头猛地一震,因为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果然此次进京,除了组建大明朱家军之外,皇帝还要对宗室动手。

这话摆明了就是要削藩啊!

这让他们怎么说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众人皆低头不语,无人敢率先开口,整个太华殿内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息。

崇祯见无人回应,目光落在唐王朱聿键身上,然后说道:

“唐王,你身为宗人府令,说说你的看法。”

朱聿键被点名,心中不由得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心脏。

但皇帝问话他又不能什么都不说,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

“此事全凭陛下圣断,陛下说怎么办,臣等谨遵旨意,绝不敢违抗。”

崇祯听了这话,冷笑一声说道:

“那么依你之见,朕将你们圈禁在京城,好吃好喝供养着,待你们百年之后再收回你们爵位,让你们的子孙后代皆为庶人,如何”

什么

众藩王听闻,瞬间大惊失色,一个个脸色煞白,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崇祯竟会提出如此严苛的处置方式。

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些王爷在封地时虽然也受到诸多限制,但好歹是一方之主,在封地内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

可若被圈禁在京城,那便如同笼中之鸟,一举一动皆在皇帝眼皮底下,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灾祸,这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更何况等他们死后朝廷就要收回他们的爵位,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成为庶人,这样他们如何接受

一时间,不少藩王心中懊悔不迭,后悔当初不该进京。

就在众人心中惶恐,太华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近乎窒息之时,崇祯的声音再度响起。

“但是说到底,你们终究是大明宗室,体内流淌着太祖的血脉,朕又怎忍心如此对待你们“

“朕日夜思量,倒是想到另一个解决之法。”

“那就是待平定李自成、张献忠与建奴之后,将你们全部分封到海外。”

“只要你们以后都不在大明,那么宗室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话仿若一道惊雷,在寂静的太华殿内轰然炸开。

藩王们听到这话,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愣在原地。

片刻后,其中一位藩王嘴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几分颤音说道:

“陛下,您.您这是要将臣等驱逐到海外吗”

“臣等究竟犯了何错,要受此惩罚”

“臣等即便死,也愿死在大明的土地上啊!”

这句话瞬间得到了其他藩王们的认同。

这是因为在他们长久以来的认知里,海外之地皆是蛮荒之所,那里瘴气弥漫,充斥着未知的危险与恐怖。

将他们分封到那里,与流放无异,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屈辱与惩罚。

崇祯静静地看着藩王们的反应,神色平静如水,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随后冷冷说道:

“若你们不愿去,朕也不会逼迫你们。”

“但从今往后,大明永远不再有世袭罔替的藩王了。”

“朕会对留下来的藩王实行汉朝的推恩令,你们的子嗣继承爵位时会降爵继承。”

“亲王变郡王、郡王变镇国将军、镇国将军变辅国将军,以此类推,直至成为平民。”

“是愿意去海外当一个自由自在、世袭罔替的王爷,还是留在大明做一个藩王,你们自己抉择,朕不会强迫你们。”

“总而言之,今天这藩,朕是削定了!”

“余下之事,太子会与你们详谈,太子之言,便是朕之意。”

说罢,崇祯轻轻拂袖而起,随后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去。

他对海外分封之事本就了解有限,况且面对这些满腹牢骚的藩王心中也着实烦闷,觉得再待下去亦是徒增烦恼,索性将后续的事情都交给朱慈烺处理。

反正这事一开始就是朱慈烺提出来的,交给他处理作为合适不过。

见崇祯说了没几句话就要离开,众藩王一瞬间也有些懵逼。

不是,怎么话说了一半就走了

但他们也不敢阻拦,只能急忙跪了下来,恭送崇祯离开。

“恭送陛下!”

等到崇祯离开之后,众藩王的目光又纷纷转向了朱慈烺,不过这会儿他们的眼神中却是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

除了唐王朱聿键之外,其他藩王心中或多或少都对这位年轻的太子存有轻视之意。

在他们看来,朱慈烺年纪尚小,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孩童,能有多少主见与能耐

朱慈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他假装什么也没有察觉到,而是缓缓开口:

“诸位之所以不愿分封海外,想必是认为海外皆是不毛之地,对吗”

他的声音清脆却沉稳,在空旷的太华殿内回荡。

众藩王听了这话,顿时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出声回应。

但有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了。

朱慈烺见状并未多做言语上的解释,只是轻轻拍了拍手。

下一秒,两名身形矫健的锦衣卫抬着一幅巨大的画轴稳步步入殿内。

画卷的宽度足有一米有余,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

在朱慈烺的示意下,锦衣卫小心翼翼地缓缓将画卷展开。

随即,一幅气势恢宏的世界地图就展现在了众人眼前。

只见那地图上,山川河流仿若灵动的脉络,大陆海洋恰似天地的巨擘,皆以细腻的笔触与精准的标注清晰呈现,颇为壮观。

朱慈烺心中明白,若只是空口白话,恐怕是难以说服这些见识短浅、思想保守的藩王。

所以他才搞了这么一张世界地图,想让他们亲眼见识世界之广阔,打破他们固有的狭隘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