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切齿深仇(六)(2 / 2)

玉龙缘 廿七 3072 字 2018-11-16

想明此间道理,于是放下手中书册,取过另一本来,翻开习练。只翻得三四页,不觉皱起眉来。原来那书册上记载的招式虽然仍是十分简练,然而习练起来却极是茫然,不知从何入手。这才明白,既然这枪法是由“百鸟朝凤”衍生而出,那么习练之时,就必须要以其作为根基,绝无投机取巧、另辟捷径的道理。云琦想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多花上几年工夫,将两路枪法一并学会罢了!”

幸而云琦是个踏踏实实的人,虽不十分清楚习武扎根的重要性,却也明白循序渐进的道理,因此肯安下心来慢慢习练。倘若换作一个心浮气躁之人,非要贪多求速,根基未成,便一味去学上乘武功,那么反而百害而无一利,要殃及自身了。

云琦天性好武,只是从前不曾见识上乘武功,常常以之为憾。如今偶然得了这两部枪法秘笈,又是自己敬仰之人的生平绝技,就像一个久渴之人陡遇一泓甘泉,怎能不尽情畅饮?何况他又聪明绝顶,虽然独自习武,无人指点,所幸书中文字甚是通俗易懂,他略一思索,便即了然。因此习练起来,进境神速。不知不觉间,一年多时光逝去,云琦已将这一册“百鸟朝凤枪”使的纯熟无比。

这时已是次年秋日九月。某一日,云琦将一路“百鸟朝凤枪”从头使到尾,只觉身体通泰,四肢舒畅,额上既无汗珠,口中又不气喘。须知这涯角枪通体都是精钢所铸,比他从前使的枣木枪重了许多。起初他使这枪时,不过两个时辰,便手臂酸软无力。几日之后,双臂竟然红肿起来。又过了一个来月,方才渐渐适应了涯角枪的轻重。如此一年多下来,膂力也增进了不少,此时这涯角枪在他的手中使来,便如从前的枣木枪一样灵便。

他将长枪插在地上,坐在大石上饮水休息。忽然想到:“怪哉!这秘笈上明明说道:子龙将军当年练此枪法,足足花了十年光景,那日我与赵伯伯见到的信函上也这般说。怎地我只用了不到两年工夫,便将这枪法练成了?那是决计不可能之事。莫非是我漏掉了哪些招数么?又或是我少学了枪法中的若干变化?”于是翻开书册,一页一页检视。那书册不过一百多页,云琦从头翻到尾,并不见有一篇陌生段落,心中更觉奇怪,又想:“莫不是这书册的书页有所遗失么?”

他自然不知,当年赵云在童渊门下学艺十年,所学之术不但包含枪法,亦有骑马射箭之技,以及排兵布阵之道,非止一端。何况那枪法总共有一百零一式,即百鸟加一凤之数也,变化多端,奇妙无方,是以赵云虽然悟性奇高,也要六七年方才尽数学全。后来赵云觉得这路枪法太过驳杂繁琐,后人习之不便,因此穷毕生之力,将一百零一式枪法提取精华,精简为五十四式,并将每一式枪法衍生出数般变化,重新记录下来。虽然招数减少了将近一半,然而威力却并未打折扣。次后他又将这路枪法中摒弃掉的招数重新整合,并结合自身领悟,将原有招数加以改进完善,创出了“七探蛇盘枪”。因此若无“百鸟朝凤”的根底,便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七探蛇盘”的妙处。云琦所习练的,并非“百鸟朝凤枪”的全部,而是赵云筛选过的精华,他又领悟得快,自然耗时不多。

云琦思索良久,始终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一时不知是该继续习练“百鸟朝凤”,还是从“七探蛇盘”开始学起。反复思量,想道:“既然‘七探蛇盘枪’是从之前的枪法中演变而来,那么我就练上一练。若是有何不解之处,再去翻看‘百鸟朝凤枪’罢了。”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