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72小时,星耀科技的实验室灯火通明。李阳亲自参与技术研讨会,在白板上推演传感器的工业适配方案。当他发现传统电源模块会干扰量子信号时,立即联系母公司研发团队,连夜送来定制化供电设备。\"记住,\"他对满脸疲惫的工程师们说,\"每个参数的调整,都是在为生存而战。\"
但真正的考验来自外部。竞争对手得知星耀科技转型后,立刻推出低价工业检测设备,并在行业论坛散布\"技术抄袭\"的谣言。李阳没有选择公关回击,而是带着团队连续三周泡在客户工厂。在某汽车制造车间,他们现场演示新设备如何将零部件检测效率提升300%,当数据投影在车间墙壁上时,厂长当场签下试用协议。
转机出现在某个暴雨夜。星耀科技的设备在极端湿度环境下出现信号波动,李阳冒雨赶到实验室,和工程师们蜷缩在仪器旁,反复测试了23种防护材料。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他们终于找到解决方案——用石墨烯涂层隔绝外界干扰。
六个月后的行业展会上,星耀科技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最新款量子检测设备在现场完成微米级精度检测,引来阵阵惊叹。签约仪式上,李阳看着合作方递来的亿元订单,手机突然震动,投资部发来消息:星耀科技估值已翻五倍。
庆功宴上,王博士举着酒杯走到李阳面前,声音哽咽:\"您不仅救了一家公司,更教会我们——真正的创新,永远诞生于绝境中的破局。\"李阳望向大屏幕上滚动的技术专利,想起那些在实验室度过的不眠之夜,窗外的硅谷灯火璀璨,如同他们重新点亮的希望。这场充满冒险的战略投资,最终成为企业技术版图上最闪耀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