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用人制度(2 / 2)

袁燕 木玉少白金 1078 字 5天前

“既然如此,离明年三月还有段日子,老师您今年别慌着会邺城,我也不回去了。让诸葛孔明和司马仲达、董公仁(董昭)、荀公达(荀攸)、还有沮师、王叔治(王修)他们都留一下,顺便让小买把刘子扬(刘晔)也喊过来,我们一起把进入许都之后要颁布的新律制定一下,至少得又一个初步的意见,特别是您之前说的关于用人制度和监察制度,这是我们之后稳定天下的基础,不能马虎!”袁熙在田丰提出改变用人制度和监察制度之后,立刻打算把这次开会来的文臣留下来,制定法律法规,方便以后进入许都之后直接颁布,规范未来的天下治理。

“喏!”田丰看到袁熙如此积极地按照他的献策执行,十分欣慰。

之后,田丰把这件十分重要的事传达给了众人。

众人明显都十分激动,虽然制定律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是袁熙只让他们几个人参与,而且没让任何有着重要兵权的人参加,就代表这袁熙不光信任他们几人,还要围绕文官来指定主要的用人制度和监察制度。

但是,他们都理解错了,袁熙之所以没有让将领们参与,主要是他内心已经有一套武将和士兵的建设制度,就是历史上西魏出现的府兵制,要知道,大唐盛世就是以府兵制为军事基础的,而且府兵制跟屯田制有着很好的互补关系,这么好的制度不用,还乱制定,那就是找麻烦了。

而文臣的用人制度和监察制度,在历史上的这个时代以及下个时代都是围绕世家豪族建设的,袁熙可不想要,于是干脆在进入许都之前,讨论一套方案出来,之后再逐步改进。

虽然袁熙很想立刻把科举制给搞出来,但是他在跟蔡琰讨论天下人才笼络的办法时,这位文姬姐姐对袁熙当前的人才招揽制度很不看好,甚至觉得袁熙的想法过于天真。因为袁熙心心念念想建立的科举制度,是没有根基的,现在这个世界,最为重要的就是知识垄断的问题,即便纸张开始普及,可是书籍可没有普及,那么知识就还垄断在世家豪族手里,科举制度只能沦为世家豪族的玩具。就像历史上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一样,被世家豪族任意曲解,最后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问题,主要是知识垄断造成的话语权垄断,才出现这类结果。

所以说,蔡琰认为兴办学校才是第一要务。只有让天下寒门,甚至平民百姓都能跟世家豪族子弟一样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知识层面上的东西。那时候,科举的存在,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一群学阀在那耍流氓罢了,根本不可能有优秀的人才被选拔出来。

明确了这一现象,袁熙对于用人制度已经有着自己的初步判断,只不过需要让参与编撰的人理解袁熙的意思就行。

“也就是说,主公想让袁家书院作为察举人才的一个环节,加入用人制度中?”司马懿听完袁熙的解释,立刻做出了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