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两个小插曲(1 / 2)

袁燕 木玉少白金 1153 字 11小时前

“怎么?他不想执行?哪里不满意?”袁熙是没想到这一点的,因为崔琰当初办学院的意思就是帮助世家豪族,袁熙最近又没怎么去书院,当然不知道崔琰的心态变化。

“似乎是家世这一条上,崔侍郎不太同意,一直要求删去,但是这样又太过偏书院学生了,到时候一定会得罪地方上的世家豪族,恐生事端。”陈群是去过崔琰那边的,而且书院里的学生他也接触过,是有些人才,但是当前社会的状况,不会允许选拔人才的时候给寒门子弟和平民子弟公平的,如果他们可以,那些奴籍的人呢?这些都是问题。

“哦!不如这样,人才推荐的时候每个级别,世家豪族子弟和书院学生各占五成。以这个方式,让崔季珪再考虑一下!”袁熙听完有些惊喜,让崔琰当这个男子分院的院长是当对了,虽然他一直想让书院成为人才来源地,但是成立时间较短,而且里面的人才也不够成熟,基本上还不能成为袁熙的助力,袁熙现在的人才来源除了朝廷原有的和降臣、降将,基本上还是察举制推举上来的。

“喏!”陈群听后,立刻明白了袁熙的意思,直接退下,前往书院告知崔琰。

陈群甚至怀疑崔琰的拒绝很可能是袁熙授意,因为书院可以说是袁熙的私人机构,这等于是明目张胆的设置自己的私人人才来源地,而且还给与未来的官员储备,一旦成型,不出十年,官员的班底就可以逐步换成袁家书院的人,到时候,袁熙想要篡位就简单多了,不像现在,即便是袁熙自己设置的“三台六司”还要安置一些原有的朝廷重臣和曹家的降臣。

想到这些,陈群立刻明白了袁熙的目的,赶紧加快了脚步离开袁熙所在中书台的办公房间。

“陈尚书也知道急什么,看样子这个制度他很是看紧啊!”袁熙看着陈群离开的背影,他当然不知道陈群的考量,还以为陈群对他的提议不满意,才要求离开。

“陈尚书的官员制度不但新颖,而且解决了一直以来察举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人才来源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只不过将来世家豪族们很有可能会垄断这一话语权。”荀攸对于给官员定级当然赞成,但是给还没官身的人才定品级也不太“感冒”。

要知道评定一个人的才华是没有什么固定手段的,主要就是观察者的印象,如果这种评定人才的标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将会立刻出现垄断人才上升通道的情况,但是,这其实比荀攸他们这些世家豪族掌控的察举制强太多了,因为察举制现在就在垄断人才的上升通道。因此,袁熙希望用书院作为评定人才的地方,袁家书院的男子分院是有着考核机构的,各科老师也会检查学生的课业,这就可以保证人才不是靠着世家豪族的裙带关系上来的。

但是,书院的情况现在十分微妙,而且世家豪族们不可能轻易同意袁熙把他们本来垄断的人才上升通道分给别人,因此,这件事荀攸不但不看好,甚至不想支持,因为他们荀家也是利益受损的一方,即便他嘴上有褒有贬。

“行吧,暂时就这样,等崔季珪和陈长文出了结果再说吧。先把官员的品级制度定下来,我这边签押,送到御史台那边给元皓老师审核一下。”袁熙懒得等人才评定的标准了,他准备先把官员的品级制度定下来,荀攸和陈群送来的制度方案上有沮授的签字,代表尚书台已经同意了,那么就只有田丰的御史台需要通过了。

“喏!”荀攸知道袁熙当上大汉的实权统治者,必然得有新的制度,最近让诸葛亮和司马懿试行的制度就已经有些端倪了,现在又是他荀攸管理的官吏司,这个大汉的天下确实要大变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