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看着手中的银子,心中已有了几分把握。他收拾好摊子,来到了县城中一家比较隐蔽的酒馆。这家酒馆平日里是一些江湖人士和地痞流氓聚集的地方,县令猜测在这里或许能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县令走进酒馆,里面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烟酒混合的刺鼻气味。他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酒,几碟小菜,一边慢慢吃着,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周围人的谈话。这时,邻桌几个大汉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压低声音说:“听说了吗?钱豹那伙人栽了,被官府抓了不少。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把上头供出来。”另一个瘦子接话道:“哼,但愿他们有点骨气,别把咱们都给连累了。上头可是不好惹的,要是知道有人把事儿抖出去,那下场可惨了。我可听说,之前有个家伙不听话,被上头找人给做掉了,尸体都没找到。”
县令心中一紧,看来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钱豹背后确实有一股隐藏的势力。他装作喝醉的样子,摇摇晃晃地走到邻桌,含糊不清地说:“几位兄弟,你们说的钱豹咋回事啊?俺也听说了这事儿,感觉背后肯定有大秘密。俺在这江湖上也混了些年头,说不定能帮上忙。”大汉们警惕地看着县令,其中一个瞪着眼睛喝道:“你这老头少管闲事!喝醉了就赶紧回家去!再在这儿啰嗦,别怪我们不客气!”县令连忙赔笑:“几位兄弟别生气,俺就是好奇。俺走,俺走。”
回到县衙后,县令将一天所收集到的线索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他越发觉得,这背后的势力不简单,很可能是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涉及的人员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为了不打草惊蛇,县令决定继续乔装深入调查,同时暗中安排衙役对县城中的富商进行排查,重点关注那些行事诡秘、与江湖势力有来往的富商,试图找出那个与钱豹团伙有关的关键人物,彻底揭开这背后隐藏的黑暗势力,给A家以及全县百姓一个交代。
接下来的几天,县令依旧乔装成算卦郎,穿梭于县城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他一边算卦,一边留意着各种消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从一个老人口中得知,县城东头有个名叫赵富海的富商,此人表面上经营着几家绸缎庄和米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私下里却与一些江湖人士来往密切,行事颇为神秘。据说,他的绸缎庄经常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出入,而且他的仓库在深夜时常有搬运货物的动静,可运的却并非绸缎和米面。
县令心中对这个赵富海起了疑心,决定对他展开进一步调查。他通过关系,打听到赵富海近日要去城郊的一座寺庙上香。于是,县令提前来到寺庙,在寺庙周围布下暗哨,自己则继续扮成算卦郎,在寺庙门口摆摊。
当赵富海带着一群家丁来到寺庙时,县令注意到他身材肥胖,身着华丽的绸缎长袍,头戴一顶精致的帽子,脸上带着一副傲慢的神情。赵富海走进寺庙后,县令悄悄跟了进去。在寺庙的偏殿,县令看到赵富海独自一人跪在佛像前,嘴里念念有词。县令假装路过,听到赵富海低声说道:“佛祖保佑,钱豹那伙人可千万别把我供出来,只要能度过这一劫,我定重塑金身,再添香油钱。”
县令心中大喜,这赵富海果然有问题!他不动声色地离开寺庙,回到县衙后,立刻召集衙役,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当晚,县令亲自带领一队衙役,趁着夜色包围了赵富海的府邸。随着县令一声令下,衙役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府中。赵富海正在书房里与几个手下商议对策,没想到官兵突然来袭,顿时吓得瘫倒在地。
经过一番搜查,衙役们在赵富海府邸的密室里找到了大量与钱豹团伙勾结的证据,包括往来信件、分赃记录等。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赵富海不得不承认,他就是钱豹团伙背后的主谋。这些年来,他利用钱豹一伙为非作歹,打压竞争对手,谋取暴利。而这次对A家的袭击,也是他指使钱豹干的,目的就是抢夺A家的财产,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至此,钱豹团伙背后隐藏的黑暗势力终于被彻底揭开。县令将赵富海等人依法严惩,为A家讨回了公道,也让县城恢复了往日的安宁。李娥娥得知真相后,对县令感激涕零。A家在李娥娥的带领下,也逐渐从这场劫难中恢复过来,继续书写着家族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