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他们要的,是上升的渠道!(2 / 2)

在这些人的手里吃点小亏,总比以后闹出大乱子要好。

“公孙吾啊……他身体好像不太好吧。”

赢子季一本正经地说道。

“何以见得?”

问你名家的思想,怎么扯到身体上去了?

“儿臣回答了公孙先生的问题,但他却答不上儿臣的问题,然后就吐血了,所以身体应该不太好。”

赢子季满不在乎地说道。

听到这话,政哥刚喝进口的茶水,全喷了出来。

这小家伙,竟然把大秦最有名的辩论高手,辩得吐血了?

他眼神斜了一下,顿时反应过来,苦笑着点点头。

好家伙!

“父皇,公孙先生已经向我认输了。不如让他也到翰林院开个学科,就叫……哲学吧。”

“嗯……墨家可以教工学,医家可以教医学,方士可以教炼金术……各家的学说其实都能为咱大秦所用。”

“那你说,把这些人都招进翰林院,能有啥好处?”

“当然是为了给咱大秦选拔和培养人才啊!”赢子季笑着回道。

“选拔人才?你具体说说。”

“就是通过考试,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来当官。这样既能减轻父皇您的负担,又能确保官员的质量。”

“哦?那这科举,到底是怎么个考法?”

“首先得统一教材和考试内容,然后通过层层选拔,最后由父皇您亲自定夺。这样一来,既公平又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嗯,你这主意倒是有几分新意。”赢政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样做,问题确实不少,哪怕政哥再怎么英明神武,但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了解每个人的才能。

说到这儿。

政哥突然记起,小十七曾提过,将来大秦的官员都得经过考试选拔。

难道说的就是这科举?

“父皇您想想,如果翰林院成了培养各类人才和官员的地方,那所有读书人还分什么出身派系?他们都是咱们大秦的士子啊!”

“而且通过考试,既能确保士子的才能,还能让他们都为咱们效力。”

“天下士子最缺的,除了知识,更缺的是公平!”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给他们一个公平,也给诸子百家一个公平!”

政哥越想,眼睛越发明亮,看向赢子季的眼神,就像看着一件无价之宝。

王翦还在沉思,但赢政已经明白了科举制度的巨大优势。

正如小十七所说。

天下士子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名?利?还是对知识的渴望?

不,他们要的,是上升的渠道!

而现在大秦选拔官员,主要靠的是名声和家世。

就像李斯当年入秦,若不是之前与韩非是师兄弟,又顶着荀子高徒的名头,根本不可能得到赢政的接见。

还有一部分官员,只能靠世家来填补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