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2 / 2)

他们有专门的小太监烧火,就坐在旁边,一边点了柴往里头送,一边拉着小风箱控制火候。

因为要用的锅多,烧火小太监还不少。

她没去动那三个最大的锅,只寻了旁边一个小的。

她准备再做一道青精饭。

青精饭又称乌米饭,立夏的时候吃的多一些。

她还在大学的时候,室友和她吐槽杜甫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脑残粉,还是个有文化的脑残粉,一生之中给李白写了无数首诗,恨不得吃喝拉撒都要报备一遍。

其中就提到了《赠李白》,其中有一句“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她对这种美食的信息极其感兴趣,还被舍友感叹除了吃就是吃,因此立马去查了青精饭的资料。

当时查了资料却没付诸实践,让她遗憾了很久,如今正好有了机会。

沈如晦将上好的糯米淘洗干净放入了蒸笼之中,蒸笼是新鲜青竹所制,底部铺上了竹叶,这样蒸出来的米也会带着竹的清新香气。

南烛叶子其实和樟树叶子长的有几分相像,夏季翠绿,冬季微红,也不知道宫里头这些采买从哪里弄来保持着翠绿的南烛,搁在那里许久也没人去领用,如今倒便宜了她。

她将南烛叶放进了捣子中捣碎,碾出了青黑色的汁水,揭开蒸笼倒了进去,用饭勺搅拌均匀,让米染上了颜色,又盖上了蒸笼。

收拾完了和星野又聊了会儿天,才晓得原来阿生才来了御膳房不久,刚出现的时候有点儿傻傻的,身上都是湿漉漉的,一个人站在外头,茫然无措。

等好不容易安置好了,她就开始在御膳房里头流窜,尤其喜欢半夜等人值班的时候跑去值夜房里头看人吃东西。

“大约是死前饿得太久了。”星野目光柔和地看着蹲在地上的阿生,“她原来也不叫阿生,我说过,这里的人大多都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了,她可怜巴巴求了我好久让我给她取个名字。”

那时候的阿生是什么样的呢?

星野的记性一向很好,除了自己从前的事不记得以外,别的都记得一清二楚。

阿生约摸是半个月前到了这里,奇怪的是,她分明像个刚死了不久的鬼,却已经有了形体,不像那群虚无的影子一样,有意识,却浑浑噩噩的。

换句话说,她已经是个有独立“人”格的鬼了。

阿生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莫名其妙就出现在了这里,她手底下的小鬼们也说从没在御膳房见过她。

星野估计她是死的时候摔坏了脑袋,经常连许多常识都理不清楚,说风就是雨。

因为怕露了痕迹被膳房的人知道以后会找道士收了他们,她都约束着这群小鬼们,他们大多都是懵懵懂懂遵守,只有阿生,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发现,也是因为这个,御膳房才频频传出闹鬼的消息来。

说到这星野便得意地笑:“你别看阿生傻,其实你们这些自诩聪明的人也傻的很,明明一个个算计别人的时候胆子大的不得了,结果碰到了个小鬼就把自己吓得屁滚尿流的。”

沈如晦也跟着笑:“你不知道,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最怕的就是鬼敲门,未知的东西可比鲜活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吓人多了。”

星野挑眉,压低了声音:“要我说你们这些人实在奇怪,偏偏都想着争那些虚名,斗得头破血流还不满足,岂不知道,我们这些做鬼的多羡慕你们呢。”

她这话说的新奇,沈如晦做了两世人,可就是没做过鬼,这时候好奇得很:“羡慕什么?”

“我也不知道。”星野撇了撇嘴,“大约是羡慕你们自由吧?毕竟我们一辈子估计都会被困在这里了。”

自由?

沈如晦发笑,这宫里头,谁又有绝对的自由呢?

权力大如皇帝不还是被皇位和皇权压的死死的吗?

说不定还不如做鬼痛快呢!

阿生忽然叫出了声:“元儿姐姐!鹌鹑好了!”

沈如晦过去揭开了盖子,天麻和玉竹都蒸成了半透明,用筷子一戳就碎成了泥,吃起来有些面。

鹌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没有半丝腥气。

青精饭也蒸好了,她刚刚已经揭开了蒸笼,将米摊平晾凉,这时候吃正好。

糯米晶莹圆润,颗颗分明,不像别的米蒸过以后会粘成一团,因为拌了南烛汁,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苦涩的味道,不明显,却能很好的解除鹌鹑肉带来的腻味。

显然星野他们也是开心的,边吃便夸她心灵手巧。

与此同时,她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星野和楚楚吃饭的时候不自觉地细嚼慢咽,姿态优雅,看着像是接受过礼仪培训的人。

而阿生就放的开一些,和她身边的几个小宫女们一模一样。

而且,阿生是左撇子。

直到了天亮回房间的时候她还在想这个问题——阿生,到底是谁呢?

她不由得转头去看跟在她身边的阿生,刚刚她死活都要送她回来,又不容拒绝的拉住了她的袖管。

明明看着瘦瘦小小的模样,手上的力气却极大,沈如晦本来想推开她的手说自己回来,没想到阿生仿佛受了什么刺激,紧紧拽着她不放,身体抖的厉害。

她手指僵硬地扭作一团,手背青筋暴起,像拽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拉住沈如晦,左手却仿佛失去力气一样垂在身边。

沈如晦实在拗不过她,抬头想和她说话的时候才发现。

站在她面前的阿生满脸惊恐,像看到了什么令她害怕的东西。

与此同时,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