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首发(2 / 2)

“万死就不必了,既然是你负责挑的人,那这些人的底细,应该你最清楚罢?”景安帝摆了摆手,止住了梁遇春即将甩到自己脸上的巴掌。

梁遇春连忙点头:“是,臣当初挑人的时候都留心过的。”

“那这一次查证的事情,就你去做罢。”景安帝吩咐道,想想又补上一句,“也算是将功补过。”

“奴才谢陛下恩典,奴才定当尽心竭力,把这件事情查清楚。”梁遇春信誓旦旦,连连叩首。

景安帝正要接着说什么,先前被梁遇春吩咐去添茶的小内侍就端着茶进来了,景安帝接过茶,喝了两口,才接着道:“去把刘子成传进来。”

“刘大人?”梁遇春瞪圆了眼睛。

不怪梁遇春这样见多识广的大太监都惊讶,实在是这刘大人来头不小。

自古以来,越是离皇帝近的官员,地位就越高,这一点,几乎是不以官职高低来决定的,大昭朝自然也不例外。在整个大昭,除了宦官以外,就只有一个职位,或者说,一个职署离皇帝最近,那就是被称为天子近卫的明正司。

明正司,虽然被称为天子近卫,但事实上,他们所负责的,却不是禁军那样保护陛下安全的职责,而是充作帝王的耳目,专门替天子查访那些暗处的事情。与其说明正司是天子近卫,倒不如说是天子耳目来得妥当。

而刘子成,便是这一任明正司的头领,虽然只领正四品职衔,但是京中不少一品大员,见了刘子成,也要退避三分,礼敬有加。

所以梁遇春在听说景安帝要调明正司的人来,才会这般震惊,要知道,明正司插手的案子或者说秘事,多半是极其要紧极其复杂的,用在这后宫里头,虽然在大昭并不是头一遭,但也足够教人吃惊了。

“怎么?”景安帝看了一眼处于震惊中的梁遇春,挑起了一边眉毛。

感受到景安帝眼神的梁遇春立刻应诺:“是,奴才这就去请刘大人。”说完,梁遇春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出去,动用明正司,看得出来,陛下真是十分重视这一回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吩咐,他可不敢有半点延宕。

景安帝看了一眼马嬷嬷,叹了口气,吩咐道:“你先回去罢,朕把事情都安排好,再去宁和宫。”

马嬷嬷答应了就要告退,又被景安帝叫住:“好生宽慰宽慰你家娘娘,让她放心,朕一定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是,奴婢一定带到。”马嬷嬷应了,才告退。

马嬷嬷走后没多一会儿,刘子成就和梁遇春一前一后地到了承明殿。

几乎没什么波折,刘子成就顺利地进了内殿:“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罢。”景安帝揉着眉心,显得格外疲惫。

刘子成谢了恩,方才站起:“陛下传召微臣,可是有什么事?”

“二皇子被人下毒了。”景安帝语气很沉重。

刘子成脑子一转,就已经反应过来:“陛下觉得,此事不仅是宫中娘娘们所为?”

“朕总觉得,不管是那绣品,还是毒蛇,又或者是这一次的下毒,都不像是后宫女流之辈能做到的。”景安帝食指弯曲,轻轻叩着桌面,“朕想要知道,这些事情的后头,有没有什么朕不知道的人,在暗中作乱。”

“微臣明白了,微臣这就去查。”刘子成答应得很快,他对后宫妃嫔们斗来斗去的戏码没什么兴趣,但是对涉及朝堂之争的案子却很有几分关心。

“重点查一查楚家,他们家除了楚老爷子之外,那一堆子孙里头,很有几个不大安分的,剩下的也都不算多聪明,查一查,没准能挖出些什么来。”景安帝只要一想到楚家就头痛,当初楚家在他登基之时是出了大力的,这一点的确不假,他应该记楚家一功。但是奈何楚家真的把这份功劳给牢牢记在了心上,仗着曾有次番功劳,可着劲儿的折腾,京城里愿意依附楚家的人也着实不少,又有大皇子这面大旗在,这群人渐渐就成了一大股势力。

这样的势力,恐怕没有几个帝王是乐于见到的,景安帝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