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陈夫人嫁到陈家来时,吴家其实已经因为卷入政治斗争而败落,当初对陈老太爷施以援手的吴家老爷子也已经去世,陈家的光景却一年好似一年。再加上当初两家定下娃娃亲时并不曾张扬,所以连吴家都不觉得陈老太爷真能守诺,让儿子娶自家小姐。但陈老太爷重情义,硬是替儿子陈尚书聘了陈夫人来家。当时陈老太爷见吴家有几分不放心,更是郑重承诺,要好好儿地待陈夫人。
当年陈老太爷的这一手,可是让陈家在京城里扬了一回名声,就连先帝也赞叹,说这等重信守诺的行事正该是天下人家的典范——当然了,先帝会发出这等赞叹,多半是因为陈老爷子得先帝的信重,先帝这是给宠臣做面子呢。毕竟结一个有政治污点的亲家,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陈夫人之所以能多年无出还牢牢霸住陈尚书,便是因为这样的缘故。不少人都艳羡陈夫人好运气,又背地里暗自鄙薄陈夫人是不下蛋的母鸡,陈夫人身处其中,压力不可谓不大。先前好不容易诊出喜脉,便直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只盼着能一举得男,洗一洗这多年以来一只沾在自己身上的污名。
如今千辛万苦有了孕,却只得一个女儿,陈夫人的一颗心简直是从云端掉到了谷底,次后还是因着老夫人的话才慢慢缓过劲儿来,从此后更是卯着劲儿要再生一个儿子出来。
可惜又是数年过去,陈夫人还是没能再次开怀。
与此同时,养在老夫人膝下的大小姐也一日日的长大。陈尚书原本在妻子诞下长女的时候还颇为兴奋,觉得往后定然能诞下儿子。不过陈尚书的这一份信心在时光的冲刷下已经不剩什么,眼瞅着生子无望,陈夫人实在忍不住,拼着去祠堂长跪,总算是名正言顺地给丈夫添了几个开枝散叶的侍妾。
不消说,妻子主动去祠堂长跪给夫君添小星儿的“贤惠”名声,自然又传了个满京城皆知。
不够不知是年岁已大还是别的什么缘故,陈尚书身边的几个侍妾也没能为他诞下一男半女,陈尚书最后也认了命,渐渐把目光集中到长女身上。
陈大小姐虽然不受母亲重视,但却是在老夫人身边养大,加上天生性子刚强聪慧,平日里行事落落大方,看着竟然比寻常人家的少爷还强些。陈尚书一面在心中可惜她不是男儿身,一面又实在忍不住把对儿子的期望稍微移些到女儿身上。如此一来,陈大小姐倒是被陈家当男儿教养。
满京城都知晓,陈尚书膝下的独女有多么精贵,若是能娶来……
这样的话是四处都在传,但是真要娶,却有不少人家退缩,陈大小姐好是好,只是有那么一个不能生育的娘,会不会也是个不能传宗接代的?不少人家都在背地里犯了嘀咕。
再者,陈尚书这多年不纳妾的行事,对女孩儿是极好的,但对男子就未必了。试想,陈大小姐有这么一个不纳妾的爹,她会不会也容不下夫君纳妾?别提陈夫人,陈夫人若不是不能生,陈尚书身边还能有半个小星儿?
如此看来,陈大小姐不管是能生还是不能生,都是个烫手山芋。
不过陈大小姐本人,倒是对这一切风言风语都不放在心上。她出身是够好的了,在京城闺秀圈里也算得上尖子,旁人轻易不敢在她身边嚼舌根子。何况,她中意的人,原本也不是那些高门公子,而是一个在京城里跟她一样找不着什么合适姻缘的人——
楚家的私生子,楚四公子。
※※※※※※※※※※※※※※※※※※※※
嗯,主线其实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后面的故事基本上会开人物单独的番外来交代,大概还有不少番外要写,蠢作者争取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不会坑的。
最近实在太忙了,写得很慢,实在对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