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你的愿望(2 / 2)

这个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副将的平均水平,确切的说,有些总兵甚至可能一辈子都没能够指挥如此大规模的军队。

那些山下明明灭灭,火光聚集而成的长河,便是由那些降兵败将们所举起的火把组成的。

偌大的夷国,从这一天开始,彻底的亡了。

这不知道该是多少人的不眠之夜。

此时此刻,谢庭春站在山巅之上,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进程正在他的眼前被慢慢扭转。

“鼎江的那一面,就是戎国了。”在一片宁静之中,亓杨忽然开口,目光深沉地望向远方:“我们同戎国,怕是很快便会有一次大战。”

谢庭春眉毛微挑,面上闪过一丝惊讶:“大哥何出此言?上次三国会战之后,戎国伤了不少元气,此时正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

“赛凡不会这么做的。”亓杨闻言摇了摇头,同为将领出身,他对赛凡的思路了解的很清楚:“戎国国力远比夷国强盛,此时夷国已经被大夏攻破,他们若是不以战迫和,便会处于被动地位,对我们大夏来说也一样,主动出击才能够占得先机。”

“主动出击……”谢庭春低声喃喃道,心中有一丝担忧一闪而过。

如今天祺帝那个模样,还有何阁老的得势,大哥真的能够顺利地主动出击么?

“对,主动出击。”亓杨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坚定:“同戎国交战不同于夷国,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如今版图扩大,陇西铁矿已经全部归于大夏所有,我已经在寻觅工匠,研究更快速地大批量生产燧发火铳的方法,同时在新的土地上屯田养兵,不出两年,应该就可以做好万全准备,出兵征讨戎国。”

他说得速度很快,语调也很坚决,中间几乎没有卡壳的地方,一看便知道这些想法在他心头已经盘旋了好一阵子,经过深思熟虑了。

“届时,我们收复陇西,将戎国人赶回西境外,大夏便能重新打开通往中陆的商道,和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让整个西境的百姓从此都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

说这话的时候,亓杨的双眼闪闪发亮,在月色和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漂亮。

“大哥。”谢庭春有些痴迷地紧紧盯着他,片刻后才轻轻开口道:“你的愿望是什么?”

亓杨眉毛微挑,神色有几分惊讶,狸奴平日里很少和自己这么语气严肃的说话,可是看他神色,又不像是在说笑。

他不由得沉吟片刻,抬眼看了看眼前的景色。

这夜色降临下的陇西草原,从这座山山顶的角度望过去,竟然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五原。

随即带着几分追忆,语气缓慢而郑重道:“我曾经的愿望很小,只希望大家都能活着。”

“但是现在,我希望他们不仅能活着,还能好好活着。”

说到这儿,亓杨转过头来,露出了一个笑容,好像有点不好意思:“是不是很贪心?”

谢庭春觉得自己的心口又被什么东西戳中了,整个人顿在原地片刻,才望着远方沉声开口道:“没有,这个愿望很好。”

又过了一会儿,他的神色中仿佛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亓杨恍然觉得,似乎他身边的青年正在下着什么决心,又像是在经历着什么蜕变。

“我会帮你达成愿望的,大哥。”

低低的声音再度响起,飘散在了夜风之中。

**

京城,朝堂之上。

一个个乌木匣子在大殿上被掀开,露出一样样令人震惊的物品。

夷国国主的祭天金人、冕服朝冠、夷国皇室的金银珠宝、能够锻造金甲铁浮屠的工具……一字排开,浩浩荡荡,仿佛没有尽头。

朝臣们已经被这超乎想象能力的一幕震得惊呆了。

最终呈上来的,是还染着斑斑血迹的夷国传国宝印,也是整个夷国国祚的象征。

受降一次,中间还经过这么多波折,不损一兵一将就已经足够强大了,竟然取得了如此之多的战利品,实在是让人震惊。朝臣官羡慕,武官嫉妒,暗潮汹涌,一个个都几乎藏不住自己的那点儿小心思,全都写在了脸上。

“启禀陛下。”卢侃介绍完了亓杨派人捎回京城的战利品,又习惯性地开始大加表彰亓杨本人的丰功伟绩:“亓将军入帐前边观察到大帐有异,果不其然,夷国国主狡猾非常,竟然将弓箭手藏于帐内,打算趁小亓将军不备,取他性命,不料这些阴司伎俩早就被小亓将军看穿,当机立断,劫持夷国国主作为人质,逼得夷国国主下令将全体埋伏的叛军诛杀。随即收编夷国军队,于夷国圣城祭拜天地,壮我大夏国威,灭胡虏气焰,实乃我大夏百年来未有之盛事!”

“微臣建议,于陇西草原光复之地设立数郡,由大小亓将军充任都督,为我大夏朝守卫西境,驱逐胡马……”

卢侃素来主战,同亓大石是一条船上的,此刻亓杨立功,自然不遗余力为他争取了起来,只可惜天祺帝似乎只对面前夷人祭天所用的各种神神叨叨的物件儿颇感兴趣,听得不甚认真。

卢侃的唠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天祺帝听得云里雾里,只知道这个姓亓的小将军又做了很是了不得的事情,他不喜欢这些打打杀杀的粗笨武将,不过也不妨碍他懂得最基本的有赏有罚的道理,想想一个都督也算不了什么,听罢便潦草地点点头:“可以,爱卿看着办吧。”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严厉而苍老的声音忽然响起:“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众人抬眼望去,发现正是何岫何阁老,这两年来他似乎老得很厉害,身体瘦弱,整个人连上朝都有些喘不上气,不过此时虽然语速缓慢,却声音清晰,带着些刺骨的寒意:“皇上,亓大石将军同其义子亓杨将军近年来风头正盛,可这二人本就是一家,兼之心思难测,善于笼络人心,若是任其为总督统辖陇西,待到他二人将此处经营完善,羽翼丰满后,背靠着济水和丹华关这道天险,此二人手中铁骑十余万挥兵东征,则大夏危矣!”

“此言太过诛心了!”卢侃听到这儿,当下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也不顾朝堂礼仪,冲何阁老怒喝道:“亓家三代为将,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亓元康将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率军护卫军师,先帝才得以在当今都城顺利登基。亓大石将军战功赫赫,封爵宁远伯。亓杨将军小小年纪,忠肝义胆,屡建奇功,是先帝亲封的忠义伯,如此一心为国的一家良将,反倒要遭到猜忌,岂不是让万千大夏官兵心寒?”

此话话音刚落,便迎来了一片附和之声。

“对啊!我大夏好不容易有这一家良将,不在边关守着,反而召回京城,是什么道理!”

“卢大人所言极是!”

文臣们叽叽喳喳的附和声让天祺帝听得异常烦躁,他有些恼怒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便要出声叫他们不要再吵了。

而正当此时,何阁老慢吞吞的声音再次不容忽视地响起。

“忠?这世上武将,便没有绝对的忠!武将一旦势大,拥兵自重,便如纵虎归山,为时晚矣。”老人摸了摸一把白髯,冷声道:“陇西一带,百姓皆知亓家军、靖远军,只认二亓,甚至还有人在家中为其供奉长生牌位,奉做神明,不知有京城,更不知有朝廷!还请陛下三思!”

※※※※※※※※※※※※※※※※※※※※

发现这文比我想象的大纲要走的更快耶,本来以为会有一百章,但是现在看来肯定不会那么长啦。

——谢谢乔贝的营养液哦!——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乔贝利艾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