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同代步工具,工作原理......发动机吧。”
“咳咳......思想开放程度不一样,现在女孩儿这么穿很正常。”
“没有,那是LED显示屏,放的是广告。”
“红绿灯,一种信号灯......”
工作日的下午三点,街上的人不是很多,两人靠得有些近,看起来就像是一对儿关系很好的双胞胎兄弟。
而姜泽也确实是这么解释的。
“嗯......是我弟弟,刚从国外回来。”姜泽对相熟的私房菜老板娘解释道。
老板娘笑眯眯道:“怪不得了一下点了半个菜单——哎你弟弟是学艺术的?这头发真好......保养起来不容易吧?”
姜泽一愣,随后将目光移到了姜淮那头披散在背上的及腰长发。虽说现在留长发的男生不少,但像姜淮这种长发及腰的......还真不常见。
看习惯了居然没发现什么不对,姜泽在内心反省了一下自己的粗心大意,思考要怎么回答。
还没等他想好措辞回答,老板娘便按了下手里的复写笔,离开了包厢。
随口一问而已。
“双胞胎弟弟?”姜淮冷不丁地问。
姜泽一边用热水烫着碗筷一边道:“嗯,之前我带着你被人撞见过,就解释说是出了意外昏迷的双胞胎弟弟,姜泽这个名字也是那时候编的,只不过是给你用的......一两百年前的事了。”而后来,他想着姜淮可能在醒来后不适应别的名字,就又给换了。
反正这两个名字代表的都是一个人。
饭店上菜很快,姜淮犹疑地看着这些看不出原料的菜,不知如何下口。
九州混战时遍地饿殍,随处可见的枯骨和哭泣的百姓,果腹都不容易,哪会有人去费心钻研食物。
故而姜淮在咬到第一口的时候,就被现代精雕细琢的美味惊到了。
——好吃。
姜泽眉眼中皆是笑意,他就像是那些带小孩儿去吃饭的家长,恨不得孩子能吃一桌的饭,自己一下筷子都不动,“这家店做闽菜味道不错,我想着我们口味应该相差不大,便带你来了。”
“嗯。”姜淮寡淡地应了一声。
要不是姜泽知道自己活了千八百年还是不喜欢吃的一口不动,就姜淮这种表现,还以为这菜有多难以下咽。
闽菜一绝是佛跳墙,而佛跳墙又有中华第一汤的外号,缸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滋味鲜美绝非一两字可以描述。
姜泽撑着下巴舀汤,三月末,阳光倦怠极了,透过窗子照在人身上只有微微的暖意,温温柔柔的。
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只可惜静好的时间短了些。
姜泽接到电话的时候他们还在书店,姜淮站在书架前,用指腹轻轻抚过书脊,以他目前的词汇量来说这些书他都看不太懂,不过他还是抽出了一本捧在手中。
可过去是没有“书”的,字大都刻在器具上,或者写在绢布上,不易储存也不方便看。
新奇的东西总是引人注目。
姜泽看着手机上的来电显示愣了一下,他终于记起自己到底遗忘了什么,于是毫不犹豫地挂断了电话,匆匆走到姜淮身旁,“有事,书先买回去再看。”
两人到前台结过账后,姜泽一边快步出书店一边调小手机音量,接了电话,“喂。”
一声阴阳怪气的问候传了过来,“陛下,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我吗?”
姜泽:“......不记得了。”
“姜泽!姜组长!姜祖宗!您干什么呢?玩失踪是吧?平常没事你消失十天半个月都没问题,现在是什么时候?!”
电话那边咆哮着,姜泽冷静地思考要不要再次挂断电话......再挂可能会被直接杀到家门口。
得不偿失,算了。
对方似乎是咆哮一阵子后发泄过了,气呼呼地说,“颜汀说找到了新线索。今晚,算了明早,明早九点之前开会。”
姜泽从善如流,“好的,明天一定到。”他挂了电话看向姜淮,这人冷冷淡淡地看着前方,看起来就像是大街上行走的路人一样,没有丝毫违和。
比他做的好多了。
“明天早上一起去个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