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哒”的响。
于在游翻了个身,人就醒了,他揉了揉眼睛,正想要下床喝一杯水,耳间仍旧听到哒哒声传来。他心头一紧,四下看去,就见窗外有个身影在敲窗户。
于在游心说竟然不是做梦,他低声问道:“是谁?”
窗外那人也没应答,而是一转身跳下窗户。
于在游赶快下床,推开窗户一看,此时天色未亮,不过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得清东西了,大概是丑时和寅时之间。
就见逃跑的那个人,身后方方正正,好像背了一块石碑。石碑太大,挡住了身形,使得于在游认不出来那是个什么人。
于在游正在疑惑之时,那人停了下来,转过身,抬头望着窗边的于在游。四目相对,于在游看出来了,那人正是文长庚,背后用铁链拴着一块石碑。
文长庚拿着葫芦,仰头喝了一口酒,伸手一勾,示意于在游跟过来。于在游看看还在熟睡的冯渊和公孙行雨,心说他们在店里安睡,应是没有问题,便纵身跳出窗外,跟了上去。
文长庚见于在游被自己引出来了,就转身继续跑,两人一前一后,施展轻功,辗转腾挪,登萍度水。跑了不大一会,文长庚就先到断琴山下。这断琴山十分奇特,拔地而起,却没有山峰,它的山顶像是被人用刀削了一般,山顶是平齐的切面。就像是一把断琴立在地面,故而称作断琴山。
文长庚来到的这面山是处峭壁,不算高,约有五十多丈。于在游还在赶来的路上,他抬头看,就见文长庚纵身一跃,跳起一丈高,单手攀住一块壁石,然后又是一窜,往自己的右上边窜了一丈。就这样,文长庚左一下右一下,虎跳猿攀,猫纵狸窜,不消多时,就已经到了绝壁的山腰了。
等到于在游赶到山下,抬头看看,不禁心里翻腾,文长庚此人竟如此气魄,绝非常人能比。能爬上这峭壁就已然让人钦佩了,非是侠剑客一般的功力绝办不到。况且,他还背着一块石碑,这石碑看样子少说有八【九】十斤,往大了说一百三四十斤也是有可能的。换我,别说背着石碑了,我赤手空拳都不知道该怎么上去。
于在游在山下思虑片刻,从腰上解下银链金钺。
银链就是一根八尺长的银色链子,但不是纯银做的,用现在话说就是一种合金,有拇指粗细。
金钺就是金色的三尖匕首钺,纯钢打造。
三尖匕首钺是二十四路外五行的家伙,有两个手掌那么大,像半个小车轮似的,整体来说是一把匕首镶嵌在一个半圆上,匕首的尖加上半圆的两个尖,正是三个尖,有点像叉子。
不过于在游的这把还跟普通的三尖匕首钺不同,除了朝外的三个尖,还有朝内的两个尖,也就是说拿在手上,三个尖对着敌人,两个尖对着自己。每个尖后面都有个鸡爪,像是钓鱼鱼钩的倒刺一样,可以掠夺别人兵器。既可以直接拿在手上用,也可以挂上银链子,甩起来一丈之内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善避宝刀宝剑。只不过,三尖匕首钺用得好还行,用不好伤自己比伤别人还狠呢,所以非有绝技者不敢使用。
再说这时候于在游拿着银链金钺甩了起来,当成是飞骨爪用,就像锚似的抛上去,勾住峭壁,然后借力施展轻功一跃而上。于在游一勾一跃,这速度要比文长庚的虎跳猿攀快的多,不过人家都爬到半山腰了,于在游才从山下开始,所以还是文长庚先爬上了山顶。
等到于在游爬上山顶的时候,举目一望,不见有人,文长庚不知躲到哪里去了。他四处看看,只见眼前真是虎木狼林,怪柏奇松,寒虫倒挂,巨石嶙峋。
往前走了几步,出现一圈空地,有两座坟茔在眼前。于在游心生好奇,这山顶上怎么会有两座坟呢,文长庚故意引我到此地,就是为了让我看坟的?难不成这是他祖坟?他就不怕我给他刨了!
于在游心揣着疑问走到跟前,有墓碑两块,上面刻有字。仔细来看,头一块碑上写着,大宋金枪侯于台文。
于在游心说这是个侯爷?
碑上有小字,读来看。金枪太保于台文,扬州人士,镇压涪王叛乱有功。后宋辽之战于百越起兵,大破三合玄襄阵,斩辽右路先锋官、神威将军唐经年、毙辽二皇子萧千钧、杀玄襄十将,真宗皇帝御封金枪侯!
于在游读罢,思忖道:这于台文当真是世上名将,大宋救星啊。宋辽有两次大战,一次在太宗年间,有杨家将护卫国土。一次在真宗年间,国土尽失,却又收复故土还于旧都,转折点就在百越一战!唉,这是大宋的英雄啊。
想罢,于在游抱拳拱手,冲着墓碑三次鞠躬行礼,以表敬意。然后,再看向旁边的那块墓碑。这块碑上的字比较少,上写:平辽侯于斯年,斩辽于越。
于在游倒抽一气,啊,大辽于越就是他杀的!果真是字越少越厉害啊,那于越名叫耶律休哥,乃是辽国的战神,高粱河一战,杀得宋军丢盔弃甲,尸体堆在河里,为之断流。就连真宗皇帝都被他射了三箭,坐着驴车跑了,最后旧创复发而驾崩殡天。想不到竟死在此人手里,真乃英雄也。
于在游刚想鞠躬去拜于斯年,突然一颗石子飞过来,正弹在于斯年墓碑的右上角,“咔”的一声,墓碑的边角就被击碎,掉落在地。击起的碎片四溅,于在游下意识的抬手挡住脸面,从身后看就好像是于在游抬起巴掌拍了一掌似的。
于在游一愣,这谁呀这么坏,毁人墓碑,真乃下贱行径。他还想要伸手去摸墓碑,看有无修复的可能,突然有人高声叫喊道:“呔!竟敢毁我家兄弟墓碑,拿命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