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丁一他们走出小道,来到古代称为的官道上,他们能看到不少难民,相互扶持往前走。很多人看着丁一和王天娇俩人,都躲得远远的,一看俩人那华丽的穿着,那不凡的气质,就知道是贵族,他们可不敢冒犯。
王天娇不解的问道:“小一,他们这是干嘛?为什么见到我们这么害怕?躲得远远的?”
丁一无奈道:“你虽然研究过我们华夏的历史,但古代打仗时的情景你并不知道,一旦要开战,或者是前方打仗之时,流民都会迁徙。”
“在这些人眼中,我们穿着华丽,气质不凡,那我们就是贵族,在古代贵族可是高高在上,没有普通平民愿意得罪,要是得罪了贵族被杀了也是白死,没有人会为其伸冤,就算伸冤也没办法。”
“这么残酷呀。”王天娇生长在宇宙大时代,对古代还真不了解,所以无语的道。
丁一:“这不奇怪,王公贵族,最初指的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
“王公,指王室(皇室)出身的成员被皇室册封为王,并因此建立了家族,实现了血脉延续的家族的统称。自尧舜禹禅让制后,禹开始实行世袭制,让位给儿子启。王族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华夏历史上,伴随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会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化的服饰制度。这种制度不但为礼教所维护,而且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不敢轻易逾越。”
“然而随着社会风尚的变化,尤其是当一个王朝的控制力日渐减弱的时候,人们对服饰求新求异就会成为一种必然,从而引起正统人士的不满,谓之“服妖”,甚至以为是亡国之兆。明清两代就是显例。”
“还有就是权臣,权臣为重要的政治势力,权臣身份有当朝宗室、将帅、宰辅、外戚乃至宦官。封建社会里政权(或皇权)的主要威胁有边帅大将、权臣藩王、游牧民族、农民起义等,其中权臣的威胁最大。几乎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是由大臣、武将来完成的首发
“外戚也是其中之一,由于皇帝大多夭亡,太子年幼继位,于是,就出现了母后临朝,垂帘听政的情况。这些垂廉听政的太后们,年龄都不大,一般不过二十几岁。她们死了老公,精神空虚颓废,无以寄托,把思想感情的关注点,从夫妻生活转移到朝廷大事的处理上来。”
“然而,这些年轻的太后们没有起码的社会经验和统治经验,也基本上没有文化知识。她们根本没有能力来驾驭国家机器,只好依靠自己娘家的的父兄,帮助自己来处理国家大事。这样一来,国家政权便落到了外戚的手中。”
“当皇帝成年后,为了夺回政权,解除外戚的威胁,只有依靠自己身边的宦官了。皇帝幼长深宫,势单力薄,关系最密切者,莫过于宦官。”
“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由宦官充任。他们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其时,外戚势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牵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团专政局面。”
“这些都是平民百姓不敢招惹的存在,在古代君士农工商,一级比一级低等,大部分人不敢逾越。最重要的是我们华丽的服饰,只有贵族才能穿。”